拉斯维加斯3499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未来五年,青岛将重点发展这些产业
2022-04-11

来源:青岛创客  日期:2022年4月11日

今天(4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明确了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航向——


总目标: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城市愿景: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三个突破:在增强综合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实现新突破;


四个发展导向:突出引领型、创新型、枢纽型、共享型;


打造“六个城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


今后五年,青岛将围绕新目标新任务,全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的工作,我们进行了梳理。


01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优先发展

着力提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七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优势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十大新兴产业,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围绕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等产业


◆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重点培育文化、旅游等产业


◆打造一批地标性商圈和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推动数字经济蓄势崛起

◆加快数字产业化,突破发展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引领性产业,推进5G规模化应用,高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加快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每年数字化改造1000家企业,建设一批标杆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灯塔工厂、智慧园区,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千兆宽带”“万物互联”“E级算力”智慧城市新底座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企业带动,实施重点企业倍增工程、中小企业育苗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大批优秀中小企业


◆坚持项目驱动,引进一批头部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项目,推动各区(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坚持园区牵动,实施园区整合提升,引导各功能区聚焦主导产业,做大规模、做出特色,打造专业化园区


◆坚持政策促动,实施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举,推行“链长制”

 

02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实力

◆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


◆实施全链条、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集中突破智能芯片、工业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


◆建设一批国际国内联合实验室,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支持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研发机构落户青岛


◆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倍增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

 

增强人才集聚引力

◆实施“人才强青”计划,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


◆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


◆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


◆在精确用才上见成效,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


◆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03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落实“一核引领、全域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四个中心”功能,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发挥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每年推出30项含金量高的制度创新成果,做强大宗商品交易功能,推动航运、贸易、金融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


◆抓住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建设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推进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度合作,提高对外投资发展水平


◆强力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滚动推出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着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贸易主体突破2.5万家,货物进出口额突破1.3万亿元


◆提升重大展会平台国际影响力,争取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青岛

 

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国际航空枢纽为重点,建设多式联运组织中心


◆支持青岛港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在沿黄流域布局更多内陆港,与日韩等境外港口“多港联动”,增强航运集疏运能力,大力发展国际货物中转、集拼等业务,加快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升级


◆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新开、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


◆完善“五纵五横六连”高速公路网,打造“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推进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运营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在产业集聚、招商引资、科技成果转化、数字青岛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高水平制度创新举措


◆深化士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完善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机制


◆加大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数字人民币等创新力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在全国第一方阵中持续争先进位


◆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码通城”


◆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滚动推出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升级“政策通”“融资通”平台

 

04强化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融入区域协同发展

◆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深化与沿黄地区重点城市战略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


◆强化青岛龙头作用,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步伐,共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滨海科创大走廊、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规划建设青岛都市圈,加快与周边县市同城化发展

 

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环湾引领:以环胶州湾都市区为核心,引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组团布局:围绕环湾都市区,依托青岛与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综合发展走廊,推动董家口新港城、蓝谷新城加快建设,姜山、南村等新市镇速成规模


◆蓝绿交融:保护好自然生态,形成公园、绿道、水网、岸线、人文等有机交融的景观风貌


◆网络支撑:依托城镇布局,构建支撑有力的综合交通、公共服务、数字信息等网络体系

 

提高环湾都市区能级

◆东部区域:突出文化传承、业态迭代,推进历史城区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强化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特色商贸、人文交流等功能,加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内涵式发展,塑造时尚魅力核心区


◆西海岸新区:突出开放创新、全面提质,发挥多平台叠加优势,强化航运贸易、临港经济、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功能,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特色风采,塑造综合实力展示区


◆北部区域:突出扩容聚能、产城融合,依托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强化物流贸易、临空经济、科创孵化、国际会展等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强城阳、即墨、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塑造产业活力示范区,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推动平度、莱西建设综合性节点城市、实现突破发展,联动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高品质开发张村河两岸、楼山区域等重点片区


◆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小街小巷、农贸市场整治提升


◆加强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


◆实施市政道路建设“15515+N”工程,统筹推进地铁工程建设


◆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高标准建成一批城市公园、山头公园和口袋公园


◆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升级城市云脑,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05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


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

◆强化西海岸新区、蓝谷“双核”引领作用,建设国内领先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大力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水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海洋产业领军企业,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


◆提升航运保险、船舶租赁、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能级,开展海洋绿色信贷、蓝色债券示范金融业务试点


◆推动国际邮轮母港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加快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


◆大力发展养殖工船产业,打造“蓝色粮仓”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行动,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全力创建海洋国家实验室,做强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平台


◆推进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


◆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大科学计划


◆开展海洋产业聚才行动,完善“高校院所+企业”深度对接机制

 

提高海洋综合治理水平

◆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打造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


◆提升海上溢油、危化物、浒苔等灾害事故防控能力


◆加大胶州湾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岸线开发,打造一批美丽海湾


◆积极争创海洋碳汇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落地运营


◆探索创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建设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

 

06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高质高效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


◆壮大加工农业、数字农业、体验农业


◆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链

 

聚焦宜居宜业推进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布局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片区


◆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全面提升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公共设施水平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聚焦富裕富足推进农民生活品质化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

 

聚焦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配置均衡化

◆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


◆引导大学生回乡、城市人才下乡、“能人”返乡


◆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利益分配

 

0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青岛


有序推进“双碳”任务落实

◆制定实施碳达峰工作方案,推进能源绿色转型


◆实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培育行动,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工程,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海岛湾系统治理


◆高质量开展全域绿化行动,打造科学绿化示范城市


◆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


◆全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08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城市软实力


 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影视文化、5G高新视频、音乐演艺、创意设计等产业


◆实施文化数字化略,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


◆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数字传媒、时装服饰等时尚产业,建设国际时尚文化中心


返回

欢迎关注

0532-88958727

0532-88958728

青岛市苗岭路52号青岛拉斯维加斯3499官网创业大厦

266061

Copyright © 2018 3499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9245号